全国人大代表黄茂兴建议:加快推动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茂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加快推动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黄茂兴建议:加快推动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茂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议加快推动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

  黄茂兴表示,过去二十多年,我国企业开展了一轮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应用为驱动,以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典型的数字化转型。打造了一批以在线交易为特征、排他性为内核、平台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互联网交易平台。近年来,这种阶段性转型的弊端逐步凸显。一方面摸着石头过河式转型的失败率很高,抑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愿,也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少数成功的平台企业导致了“赢家通吃”、“算法剥削”、“脱实向虚”等现象。当前数字平台的种种弊端源于不彻底的、缺乏长远战略理念引领的数字化转型。

  黄茂兴指出,加快推动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主要有四点:

  一是数字经济的内在规律启示应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数字化转型战略。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通过搭建行业平台推进数字化转型,但是数据驱动的数字平台会产生典型的网络马太效应——参与用户数量越多,平台给它的参与者带来的价值就越大,因此会不断地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形成平台价值的螺线递增,从而导致“赢家通吃”的市场垄断局面。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行业平台的建设,要求获得巨量数据的平台开放共享数据资源,一方面能够避免单个企业对数据资源的独占以及利用数据和算法限制竞争,进一步提升开放性,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另一方面能够提升产业链的生产敏捷性,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是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决定应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数字化转型战略。企业层面的已有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是需要有一个明确能够创造顾客价值的战略指引。在国家层面,创造顾客价值是与共同富裕的内涵相吻合的。共同富裕由“富裕”和“共同”两个维度构成。但在一家独大和平台利益最大化背景下成功转型的企业反而催生了“算法剥削”、“数据困人”等现象,对就业总量、就业结构与就业质量也形成负面影响。数字平台的网络效应和多边属性决定了越开放的平台价值越大,越共享的平台粘性越强。

  三是全球产业链的重构要求应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数字化转型战略。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超出预期,供应链的稳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并促进产业生态构建,不但是当下应对疫情影响的关键之举,也是未来争夺全球制造业主动权的重要手段。迈向高质量、高端化发展的中国制造正在推动生产过程的网络化、协同化和生态化,这就需要以开放的理念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节点在数据、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精准适配和衔接。面临全球产业链重构的中国制造更要以共享的理念促进多元、复杂的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才能促成产业链的普惠效应,从而应对全球化逆流的威胁。

  四是中国企业的经验印证应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数字化转型战略。互联网交易平台是中国企业最早一批数字平台,近年来其中部分平台出现了“脱实向虚”、“高额补贴”、“滥用市场支配权”等行为,引起了监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也有另外一些交易平台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上游供应链、与小微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等方式实现了从互联网交易平台进一步升级为数据共享的数字赋能平台,释放了更大的数据生产力,沉淀了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了大量新兴就业,在疫情之下成为实体产业的坚实支撑。

  为此,黄茂兴提出五点建议:

  一是激发数字化转型中的数据流通价值。数字化转型应强化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数据资源体系,统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基础公共数据安全有序开放,释放数据红利。数字化转型应培育壮大数据要素市场,探索社会数据市场化运营机制,探索研究数据产品与服务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引导市场主体开展数据交易。数字化转型应积极探索建立多样化的数据开发利用机制,促进数据、技术、场景深度融合,满足各领域数据需求。

  二是营造开放公平的数字化转型环境。数字化转型应积极借鉴国际规则和经验,围绕数据跨境流动、市场准入、反垄断、数字人民币、数据隐私保护等重大问题探索建立数字化治理规则。数字化转型应突出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重,健全完善协同监管规则制度,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建立健全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政策法规体系。

  三是平衡数字化转型的增长效应和共享效应。以数字化改革塑造体制机制新优势,制定消除数字鸿沟的政策机制,建立分类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的精准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数字化转型为共同富裕发展注入新动力,兼顾固定资产和人力资源投资,打开产业链增长新空间,通过技术和数据赋能建设供应链网络,优化上下游合作关系,激活中小企业,共享经营成果;利用数字技术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职业,遵循社会福利最大化,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和欠发达地区,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致富和就业机会;协调构建数据治理体系,真正激发数据要素的驱动力,并通过数据开放不断释放数字红利,创新创造公共价值。

  四是依托数字化转型重构全球产业链。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加强国内外、平台内外的合作,稳定供应链基础上,逐步重构供应链。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领域的开放,吸引更多国际数字高科技公司在华投资,提高数字平台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实现错位互补。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清除数据跨境流动障碍,激活数据要素流通市场,整合共享数据要素,降低数据获取成本。围绕共同开发利用数据要素,构建创新协同的数字化生态;加强数字化服务,积极拓展产业链下游新应用,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畅通供需循环。

  五是制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企业既要遵循国家战略引领,又要结合自身业务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确立战略目标。一方面,要以社会价值最大化为战略目标,承担在数据治理、社会群体权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多重社会责任。比如,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增加智慧制造投入,实施智慧制造改造项目来实现数字化转型,同时也确保钢铁生产过程的绿色低碳无害化,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要以创造产业生态价值最大化为战略目标,革新核心流程,加快全业务领域数字化转型,持续推动产品与服务的快速迭代与创新,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顾客体验。比如,小米通过数据管理平台汇集立体和深度的数据,进行用户分层,驱动精准营销,为消费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