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怎么退,退给谁,解读来了

退税减税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4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

  退税减税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4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重点加大小微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重点支持制造业等行业。

  为了保证政策措施落地,财政部通过安排1.2万亿元专项资金,加强国库库款调度,确保退税及时退付、“三保”足额保障。

  今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呈现四个特点

  “十三五”以来,我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超过8.6万亿元,广大市场主体享受到了政策红利。今年我国实施了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政策呈现出四个特点。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2022年,退税减税总量历史最高,今年退税减税总量达到2.5万亿元,其中主要的措施是留抵退税,规模约1.5万亿元,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现金流,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许宏才介绍,今年的税费政策更强化精准性。一方面,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精准聚焦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活力。另一方面,采取针对性政策举措,精准帮扶特殊困难行业企业。

  同时,今年的政策更加突出组合式,既有阶段性措施,也有制度性安排;既有普惠性政策,也有特定领域帮扶举措;既有中央统一出台政策,也有地方依法自主施策;既有退税,也有减税、免税、缓税等多种支持方式。多种政策工具协同组合形成更大合力,提升政策效能。

  大规模留抵退税 政策效应“一举多得”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增值税改革,基本建立了现代增值税制度。那么,我国又为什么在今年要推出大规模的留抵退税,并将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作为重点支持领域呢?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今年实施的留抵退税政策不仅是提前退付,而且还是存量退税,也就是若干年以来没有通过销项抵掉的进项增值税全部可以退还,而且范围扩大到所有的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等行业企业。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当前我国面临新的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难度加大,退给企业之后,企业会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或者增加科技投入,能够提升企业发展的信心和预期,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强力支撑。

  不仅如此,今年实施大规模的留抵退税,大幅消化存量留抵税额,大力改进增量留抵退税制度,是对我国增值税改革的深化和持续推进,期末留抵税额由结转下期抵扣转为当期退税,有利于缩短抵扣周期,减少企业成本,引导企业按市场情况合理决策,更加符合现代增值税税制要求。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当下出台的这项政策既能够应对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又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既惠企助企,又能够推进税收治理体系现代化。

  1.2万亿元专项资金确保县区财政平稳运行

  对企业来说,退税肯定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大规模退税会不会对地方财政造成减收压力呢?又该如何确保县区财政平稳运行?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确实退税是大规模的,实施起来对于地方财政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针对这种情况,今年的预算安排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

  许宏才介绍,今年全年预计退税减税是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1.5万亿元,地方要按五五分成来承担,约承担7500亿元。今年,中央财政在正常的转移支付之外,专门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共1.2万亿元,首批用于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的转移支付4000亿元已经在3月21日提前下达。因此,总量上来看,是能够支撑地方减收的。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除了特殊的一次性安排之外,还有正常转移支付的资金安排。预计地方主要是县区落实新增留抵退税和其他减税降费实际的减收是完全能够补齐的,能够确保退税减税的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县区财政平稳运行。

  1.2万亿元专项资金 怎么分配?

  为了确保县区财政平稳运行,中央专门安排了1.2万亿元的专项资金。这么一大笔钱,又是怎么分配的呢?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1.2万亿元主要分三块来安排。一是新出台留抵退税政策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地方落实新出台的留抵退税政策形成的减收。按照现行的财政体制五五分享,我们现在算下来,中央对地方补助比例平均超过82%,实际地方承担了50%当中的18%,按总量算是9%。具体分配的时候,所有的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中央全部补助90%,其他的低于82%;对县区当地负担的直接形成的减收,分成县区、市和省,按照不同的级次,对县区形成的减收补90%。

  在这1.2万亿元专项资金中,还有一部分用于支持地方落实小微企业原有的制度性留抵退税政策,以及支持县区落实其他减税降费政策。

  财政部副部长 许宏才:第三块是补充县区财力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弥补县区落实有关增支政策的财力缺口,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主要根据卫生健康、社会保障、教育等一些增支的因素去测算分配。


TAG: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