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支撑京津冀“创新围裙”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北京“瘦身提质”、天津“强身聚核”、河北“健身增效”的过程中,形成区域创新的合力,打造区域创新生态,塑造区域创新品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北京“瘦身提质”、天津“强身聚核”、河北“健身增效”的过程中,形成区域创新的合力,打造区域创新生态,塑造区域创新品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相比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创新资源禀赋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京津冀科技创新生态发展呈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

  从科创增长极的角度而言,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京津两地的重要创新增长极,河北的雄安新区也正在强势发展,快速崛起,但从当前这一个阶段来说,京津冀科技创新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

  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破解京津冀创新鸿沟,非常有必要关注京津冀毗邻城市(区)群发展的建设,特别是京津冀毗邻地区的城市(区)科技创新建设,包括“通武廊”“静沧廊”“京东黄金走廊”建设等,形成支撑北京、雄安新区、天津发展的“创新围裙”。

  具体而言,京津冀毗邻城市(区)创新集群要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聚焦产业联动,“通武廊”“静沧廊”“京东黄金走廊”要定位于京津冀发展的区域创新微中心,在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中要凸显自己的产业特色,要在产业培育上融合发展、联动发展,加速形成产业集群生态圈。

  二是聚焦科技政策,一方面,津冀要强化对接北京的科技政策资源,另一方面要聚焦雄安新区的创新举措,同时要兼顾天津的创新政策,在三者的基础之上,创新性出台系列化符合三地科技创新的共同政策,打造在科技创新政策上的生态圈。

  三是聚焦科技人才,加速京津冀科技人才的流动,通过生态圈建设,先试先行,加快探索符合三地发展的人才政策。比如借鉴“天津人工智能专业职称,京津冀三地互认”的经验,在人才相关政策,如人才安居、人才教育、人才就业等方面进行点的突破,着力打造一个人才自由流动的生态圈。

  四是聚焦技术生态,充分借重北京、天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科技产业的优势,对接雄安科技新城建设,加速“通武廊”“静沧廊”“京东黄金走廊”一体化进程中智能科技产业的应用场景,形成智能科技产业应用特色示范区,打造京津冀技术溢出生态圈。

TAG: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