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抓新机遇 共谋新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物流学会会长 何黎明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物流学会会长 何黎明 一年前,首届海峡物流论坛在这里举行。两岸物流界同仁欢聚一堂,畅所欲言。一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物流学会会长   何黎明

    一年前,首届海峡物流论坛在这里举行。两岸物流界同仁欢聚一堂,畅所欲言。一年来,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物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转折,取得了新突破,迎来了新局面,全体中华儿女无不欢欣鼓舞。
    在此背景下,我们再次聚首,共同探讨两岸物流业的合作、交流与发展问题,分享两岸同仁带来的新信息与新体会。一年前,我曾经发表了“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向与新商机”的演讲。下面,我就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形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及两岸物流界交流与合作等问题,谈点个人的想法。

    我国物流业持续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2008年9月以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逐步显现。主要表现为:物流需求量增速回落,物流企业经营困难,风险加大。从全年运行的结果来看,物流业增速明显放缓,但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89.9万亿元,同比增长19.5%;物流业增加值完成近2万亿元,同比增长15.4%。与上年相比,两项指标的增幅分别回落6.7个百分点和4.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加深,我国物流运行速度进一步放慢,物流企业经营更加困难。第一季度,我国社会物流总额18.7万亿元,同比下降3.3%,是近几年来的首次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完成44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增幅同比回落14.4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2%,比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我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曾经讲过,2009年有可能是我国物流业发展30年来最为困难的一年。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加深,但综合分析,我国物流业持续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第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依然保持增长趋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全年“保八”的增长目标,第一季度实现了6.1%的增长。按照2008年的比例关系计算,每一GDP增长需要3个单位的物流额来支撑。如果实现“保八”目标,GDP将会比上年增加2.4万亿元,由此增加社会物流总额7.2万亿元,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97万亿元。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需求基础依然存在,只是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问题,而不会出现总体萎缩。
    第二,一揽子经济政策给物流业发展以切实的推动。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国政府出台了一揽子经济政策。这就是,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实行结构性减税,扩大国内需求;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政府大规模投资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不仅极大地提高我国物流运行能力,而且带来大量的即时物流需求。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物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605.3亿元,同比增长51%。大范围调整和振兴产业,有利于产业物流需求的集聚和释放,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都是物流业发展的利好消息。
    第三,我国物流业发展将会加快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的步伐。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困难的境地。这场危机对我国经济也造成较大冲击,我们正面临严峻挑战。危机对物流业的影响从结构细分,外贸业务大于内贸,生产资料大于生活消费品,基础性服务大于增值性服务,沿海地区大于中西部地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物流业出现了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的趋势。一是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二是开展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服务,供应链模式得到较快发展;三是物流信息化建设受到重视,传统产业流程改造开始加速;四是物流业沿着由外向内、由东向西的两个方向转移;五是物流企业转型升级,低成本扩张的趋势;六是物流企业两极分化加剧,物流市场面临新的“洗牌”。对于这些趋势,我们两岸业者都要认真研究,坚定信心,从容应对。#p#分页标题#e#

 

    贯彻落实《规划》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今年3月10日,国务院国发(2009)8号文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是我国物流业第一个专项规划,也是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布的指导物流业发展的文件。《规划》在分析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十项主要任务、九大重点工程和九条政策措施。这是指导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规划》出台前后,我们联合会、学会做了大量的工作。从2002年开始,联合会就派人参与了《规划》的调研论证、起草修改。今年1月,我本人向王岐山副总理当面汇报了有关政策建议,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文件中,七条政策中有四条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在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规划》的前两天,也就是2月23日,我们组织了10家大型物流企业的代表,到国家发改委座谈,我代表联合会提出了10条政策建议。《规划》出台以后,我们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瞭望周刊等中央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组织了三个调查组,由主要领导带队,分赴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进行调研,走访了100多家物流企业,已形成综合调研报告,提出了调整和振兴物流业的政策建议。我们组织了税收问题专题座谈会,已向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10条税收政策建议,并已推荐119家企业作为第五批物流税收试点企业。联合会参加了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落实《规划》工作小组,按照部门分工方案,主要的政策细则制定工作要求2009年12月底完成,专项规划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目前,联合会已经开始参与物流园区、商贸物流、物流标准和应急物流等专项规划的起草制订工作。各省市区政府也在制定相关的规划和政策,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已有极大改善。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以后,大家感到很振奋,但规划的落实,需要做大量的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根据我们的调查,调整和振兴物流业目前最需要以下八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一是财政支持政策;二是税收减免政策;三是放宽融资政策;四是便捷交通政策;五是结构调整政策;六是土地使用政策;七是需求引导政策;八是产业安全政策。这些政策建议,我们正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研究上报,并与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沟通。
    当然,《规划》的落实,在于政府营造环境,更在于企业市场化运作。市场配置资源的改革方向不会动摇,物流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不会停顿。政府一定会通过多种方式支持物流业发展,但最根本的还要依靠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去运作。物流企业应该积极地领会《规划》,主动地贯彻《规划》,按照《规划》的基本思路,调整经营方向,寻求市场定位,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一是与《规划》的指导思想对接。其核心是,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二是与《规划》的区域布局对接。《规划》提出的九大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 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应该成为物流企业经营发展的重点区域。三是与《规划》的重点领域对接。如:石油、煤炭和重要矿产品物流;粮食、棉花物流;农产品、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物流;城市统一配送;医药物流;化学危险品物流;汽车综合物流服务;回收物流和绿色物流;邮政物流;应急物流等。四是与《规划》的九大工程对接。《规划》提出了物流业发展的九大重点工程: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物流园区工程;城市配送工程;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物流科技攻关工程;应急物流工程。五是与地区和部门的实施细则对接。当前,各地区、各部门正在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相对于《规划》来说,这些方案和政策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物流企业要予以极大关注。力争在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经过业内人士的不懈努力,把《规划》落到实处。

 

    海峡两岸物流业有可能率先复苏#p#分页标题#e#

    去年3月以来,台湾局势发生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关系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年来,国共两党领导人举行了两次高层会谈,就新形势下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达成广泛共识。两岸两会恢复中断9年之久的制度化协商,3次两会领导人会谈签署了9项协议,达成一项原则共识,两岸“三通”现已基本实现,两岸关系出现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全新局面,两岸同胞从中实实在在地受惠得益。
    今年前4个月,福建对台农产品进出口总值达8300多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七成;福建检验检疫局辖区(不包括厦门检验检疫局辖区)对台直航货轮511艘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3%。前不久,首届海峡论坛在福建圆满落幕,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两岸大型民间交流活动。论坛期间,来自两岸的各界人士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9月份以前将有7至9个采购团先后赴台考察并洽谈采购事宜,必将产生大量的物流需求。
    最近,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先行先试政策。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海峡西岸物流同样给予关注。以厦门为核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已列入全国九大物流区域,并把厦门市列为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海西经济区东面台湾,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西连内陆,邻近港澳,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随着区域壁垒的消失和区域合作的深入,海西物流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桥梁。凭借优良的港口群资源,发展临港物流集散和加工贸易,吸引内陆腹地经济区的物流业务,将会成为台湾与大陆对接的物流中心,成为撬动区域经济杠杆的重要支点。我们的物流企业要认清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趋势和海西物流的战略地位,在推进两岸物流合作中一定能够找到新的商机。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是摆在两岸同胞面前的急迫任务。两岸物流业界应当进一步携手合作,同舟共济,共同克服这场危机造成的影响。随着两岸“三通”的实现和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强大的潜在物流需求就会很快激发出来,聚集起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峡两岸物流业将会率先复苏。(本文根据作者2009年6月19日在第二届(2009)海峡物流论坛上的演讲整理)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