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远洋 走向世界的“中国龙”

世界首艘由超大型油轮改装成功的超大型矿砂船河北创新号。 企业档案 1998年初,河北远洋还是一家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地方航运企业。在董事局主席高彦明的带领下,经过十多年的

   世界首艘由超大型油轮改装成功的超大型矿砂船——“河北创新”号。

企业档案

  1998年初,河北远洋还是一家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地方航运企业。在董事局主席高彦明的带领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河北远洋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民营航运企业中排名第一、跻身国际航运“第一梯队”的航运集团。

  河北远洋运输集团的船队规模从1998年初的5艘船舶、6.4万载重吨发展到现在的28艘船舶、435万载重吨,加上租入的船舶,实际控制的船队规模100多艘、1000多万载重吨,正在建造的新船共计23艘415万载重吨。

         在繁忙的鹿特丹港、汉堡港、新奥尔良港、香港港、宁波北仑港、曹妃甸港,在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都能见到标有“HOSCO”的货轮。

  河北远洋的标识是地球上腾飞着“中国龙”,随着河北远洋管理的100多艘船舶行驶在欧美、亚洲、非洲的航线上,“中国龙”也走向了世界。

  从濒临破产的地方航运企业,到民营航运排名第一的国际化远洋运输集团

  河北远洋公司成立于1980年,当时,只有5艘小杂货船,6.4万吨的运力规模,只能进行近洋运输。

  公司老员工刘承贤动情地说:“在河北远洋严重亏损、濒临破产期间,曾经更换了三任总经理,几番努力都未能扭转局面。” 1998年初,以现任董事局主席高彦明为首的领导班子上任。面对企业的颓势和低迷的航运市场,高彦明通过精简机构、严格管理、调整船队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借助外力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不仅使企业很快走出困境,而且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刘承贤说,目前河北远洋拥有和控制的运力已从1998年初的5艘船舶、6.4万载重吨发展到现在的100多艘船舶、1000多万载重吨,船队规模在中国大陆境内排在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之后名列第三,在民营航运企业中排名第一,成为集海上运输、船舶租赁、代理、船员外派和国际贸易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  

  1998年以来,河北远洋全面实施低成本扩张、调整船队结构、抢占市场先机等战略,公司管理的船队由小型杂货船向大型散货船和超大型油轮发展,由近洋航线向全球航线发展。

  “远洋运输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在于船队的规模。”这是高彦明一直思考的问题。1998年,公司首次引进巴拿马型(运输粮食、煤炭、化肥、水泥等干散货的船型)散货船,成功进入前景广阔的散货船运输市场。这一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航运市场处于最低点,但河北远洋一举扭亏为盈。2003年,公司又引进了好望角型(主要用于运输矿石的船型)散货船,成功进入超大型散货船运输市场。河北远洋还嗅到了中国进口原油运输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并从我国石油安全战略高度出发,在2004年一举购入5艘超大型油轮,成功进入国际原油运输市场。2004年,河北远洋共接入船舶13艘,净增运力260多万载重吨,成为当年世界上最大的船舶买家之一。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2006年底以来,河北远洋开始实施船队结构调整战略,努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船队,使其向年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先后签订了23艘船舶建造合同,合计415万载重吨。其中,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16艘,9.3万吨超巴拿马型散货船4艘,30万吨超大型油轮3艘。从2009年10月起,河北远洋将陆续接入这些新造船舶,新船的投入营运必将极大增强河北远洋的综合实力。#p#分页标题#e#

  “巧借外力发展自己”缘于创新的经营理念

  众所周知,航运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一艘船舶少则几千万美元,多则上亿美元。河北远洋运输集团副总裁沈国华介绍说,河北远洋“巧借外力发展自己”,综合运用拆借、银行贷款、融资、租借等方式,解决了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船员队伍不足和管理上的一些问题。

 

  大型油轮的运费高、风险大,河北远洋没有管理大型油轮的经验,也缺乏具备资质的人员。于是,委托国外知名船舶管理公司为他们管理船舶、配备船员,这样实现了船舶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在船舶经营上“拥有与控制并举”,河北远洋快速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现在自有和租入的船舶达到100多艘。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规定,2010年后大多数单壳油轮将被禁止营运,大量的单壳油轮就只能面临被拆解的命运。高彦明大胆提出将单壳超大型油轮改装成矿砂专用船,用于承运铁矿石,一方面可以提高规模运输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迅速地进入超大型散货船运输市场。当时超大型船舶改装在世界没有先例。2004年6月,公司一艘25万吨超大型单壳油轮改装成超大型铁矿砂专用船工程在山海关船厂正式开工,公司将此船命名为“河北创新”号,2005年2月改装成功,改装后该轮载重量为23.7万吨,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超大型矿砂专用船。“河北创新”轮的成功改造,在世界上开创了超大型船舶改造的先河。

  近年来,河北远洋先后改造超大型和大型船舶10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中国式改造”在世界航运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许多航运公司仿效河北远洋的做法纷纷将超大型油轮改造为超大型矿石专用船。

  河北远洋新建造的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和9.3万吨超巴拿马型散货船船型的主要规范,更是高彦明根据多年航运经验亲自制定的,主要技术参数优于日本和韩国的同类型船舶,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新造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与传统的17.4万载重吨好望角型散货船相比,具有载重量大、船速快、耗油低的优越性,被誉为“中国型”18万吨散货船。该类船型的推出,备受航运企业青睐,推向市场不到一年,船厂就接获了50多艘的订单。

  航运业成为金融危机重灾区,河北远洋风景独好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航运业是重灾区,受到的冲击非常大。”高彦明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没有退却,没有放弃,经过顽强的拼搏和努力,通过采取各项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使我们在这场百年不遇的危机中没有倒下,而且越战越勇。”

  据了解,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河北远洋的23艘大型和超大型新造船订单按计划实施,总价值约17亿美元,没有一条撤单。

 

  2008年9月,河北远洋运输集团所属的28万吨“河北宏图”轮改造成功,正式投入营运。该轮由超大型单壳油轮改造为超大型矿砂船,于2007年11月在舟山中远船务开工,经过10个月的时间顺利完成改造。

  2009年8月20日上午,河北远洋运输集团在青岛北海重工建造的18万吨系列散货船1号、2号船隆重出坞,这两艘散货船是河北远洋与青岛北海重工12艘18万吨散货船建造合同中的首批船。业内人士称,此次建造的“中国型”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是我国造船领域闪亮的民族品牌,是中国造船业、航运业实现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今年10月中旬,河北远洋公司第一艘30万吨新造超大型油轮将在上海交接投入营运,这艘油轮被命名为“伟大中国”号。#p#分页标题#e#

  今后,河北远洋业务发展的重点在哪方面?

  高彦明的回答掷地有声:河北远洋的发展目标是国际一流的大公司和国家主力船队!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