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本时代钢贸商的生存之道

近年来,在通涨压力下,依靠经营综合资源钢材的钢贸商,面临市场价格长期倒挂、经营成本高企、融资能力减弱等窘困,经营成本越来越高,赢利能力越来越弱。这一个难字,犹如一
近年来,在通涨压力下,依靠经营综合资源钢材的钢贸商,面临市场价格长期倒挂、经营成本高企、融资能力减弱等窘困,经营成本越来越高,赢利能力越来越弱。这一个“难”字,犹如一场地震后留下一条深深的沟,阻挡了钢贸商前进的脚步。
  回顾去年经济形势,再展望今年蓝图,悲观的色彩可能仍然“涛声依旧”。这意味着:那个“难”字,将迫使钢贸企业在调结构中,加大升级转型的步伐,并随时做好准备,为保生存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如果墨守陈规地按传统观念应对一切,前景将难言乐观。反之,以创新精神为“矛”,刺破“难”的盾牌,在深沟那里架起桥梁或深挖隧道,就有可能化危机为转机,将眼前的断头路变成宽敞的大道,这将有助于企业在升级转型中,迈过“难”字留下的深沟。
  从钢贸行业实际情况看:近年来,以创新精神为“矛”,正在扫除着众多障碍,改变着行业的业态、经营模式和发展格局,并取得了吸引眼球的战果。业内所有企业都意识到:以创新为推动力的升级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继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业内企业升级转型情况,大体上呈两头尖中间粗的橄榄状。
  1在升级转型中夺得先机,取得预期效果
  钢贸行业转型的步伐,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的。早在前几年,当钢材供求矛盾难以调和时,行业的一些领军企业就已经在多元经营的旗帜下,探索企业升级转型的路子了。
  回想起来,当时业内对这些企业的做法在认识上也是不统一的,甚至有人还提出类似“不务正业”的质疑。如今,在这条既埋葬先行者失败的枯骨又绽放着成功者迎春花的探索路上,钢贸企业在主业不能赢利的情况下,利用自有资金和借贷来的钱,以维持现有钢贸经营为基础,延伸产业链和跨业多元经营,孜孜不倦地寻觅着新的赢利增长点。
  在延伸产业链服务中,一些企业不是简单地到上游搞铁矿石、煤炭等原燃材料经营,也不是单纯地在下游提供加工配送流程,而是引用物流金融的概念,组建担保、典当等非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瓶颈。
  同时,这样的物流金融理念,又为钢贸经营提供了多元化赢利的典范。以上海为例,由钢贸商自行组建的类似“银广企”、“融真”等非金融机构的担保公司,已成为参与填补企业经营亏损的主要源泉之一。
  此外,一些钢贸企业在兴办各类实体钢材市场的同时,也对虚拟市场情有独钟,着力组建或兼并收购网上钢材交易市场。继最初的“东方钢铁”、“斯迪尔”、“大宗”后,“钢之源”、“欧普”、“今日钢铁”、“钢铁长城”、“中金”等等,这些具有不同经营策略和模式的网上钢材交易市场横空出世、风云际会。
  延伸钢铁产业链服务,只是钢贸商升级转型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有些钢贸企业在跨行业发展中也赢得了先机。较为突出的是,已经有不少钢贸商成功地进入房地产、文化娱乐、金融、餐饮、酒业、茶行等其他行业,实施跨行业发展。而且,进入的起点较高,已经引发了业内外人士的关注。
  如,“第一酒市”兴办之初,为营造良好的品牌酒类经营氛围,在软、硬件建设上投入一流的设施,引进世界一流的红酒检测设备,吸引国内一流酒业入驻,一举取得了预期效果。赢利效应又吸引一批钢贸商进入酒业,其中也不乏经营成功者。如“乾腾酒业”经营的郎酒、国窖,“玛业”经营的南非红,“买卖钢铁”经营的茅台镇酒厂白酒等,都成为行业例会大受欢迎的用酒。又如,“恒钢”廖先瑞董事长组建的“淮海路1号”商务会馆,开业数年来已成为商务人士洽谈业务首选。
  2转型准备工作完成上马只欠“东风”
  这部分企业是橄榄状的中间部分,在行业里占有极大的份额。已经作好了转型准备,但由于某种原因,仍处于引而不发的观望状态。
  春节之前,笔者曾采访一位钢贸商,谈及今年经营情况时,他还是信心满满地看好年初的行情。当节后再遇到这位钢贸商时,笔者发现他情绪上反差相当大,甚至表达了有转行的念头。造成这样的反差,或是受到业内“跑路”事件负面效应的影响,或是受控于当前钢贸惨淡经营的现实……#p#分页标题#e#
  总之,这位钢贸商的情绪,反映了大部分钢贸商感受,显得底气严重不足。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钢贸企业在经营压力高压之下,感觉前途渺茫,才会违背真实意愿,无奈地作出“转行”的选择。
  可以想见,这位钢贸老板所经受的苦恼,在业内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们也知道,在如此不景气的经济大环境下,熟门熟路的本行搞不好了,再要贸然地跳到另一个陌生行业去谋求发展,个中存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
  此外,还有的企业决策人,准备瞅准机会抓一把,不管是抓到还是抓不到赢利,抓一把就跑回本业;有的在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后,跃跃欲试,只是还没有到下最后的决定的时刻……
  准备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是有多与少的差别。其中,唯有“瞅准机会抓一把”中的少部分人,是能在准备后就赚到赢利的。去年,在房地产行情下滑的情况下,有一家钢贸企业老板投资一个楼盘,在不足一个月里赚到了700多万。或许正是这样极端赢利个案的存在,诱发众多钢贸企业在“抓一把”上动了真格。然后,生活的现实是严酷的,许多赢利的途径是不可复制的。
  尽管这一大部分钢贸企业在升级转型中,赢利概率很低。但笔者仍看好这个群体。虽然他们不是行业里先知先觉者,可是在经营压力下已经有了创新的冲动。只要有这样的冲动为起点,选择适当时机和应用合适的方法,总有一天会寻觅到符合自身企业科学发展的途径。
  随着我国金融事业发展,投资渠道日益增多,“抓一把”一类钢贸企业在真实地抓到一把后,肯定会为企业发展作出新的前景规划。即使是一些暂时还没赢利的企业,也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反复探索实践路途中,登上升级转型的直达车。
  3守本业,拓宽销售渠道,完善终端服务
  春节之前,笔者参加了几个行业协会召开的各类会议。当时虽然已经盛传钢贸企业整合淘汰之说,认为将有20%的钢贸企业面临淘汰出局的悲哀。对此,仍有一部分钢贸企业不信这个邪,坚守本业,硬是在行情倒挂的逆势下,赢得了微利。
  说起来,道理很简单,这些企业在经营上很单纯——贸易:利用钢厂追补政策,赢得微利;利用各类不同市场形成的价差,低进高出;利用连锁经营模式,组建会员制销售渠道;抱团经营,在资金、资源上实施互补……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钢贸行业暴利时代早已成为“昨日黄花”。想,是能想到的;看,是看不到了;抓,更是异想天开般的梦中呓语。在这样共识下,能坚守本业的钢贸企业,手中只握有唯一的一张牌,那就是:诚信。这张牌,也是企业在工业经济过渡到服务经济时期的过程中,必须拥有的一张王牌。
  从众多中小钢贸企业生存的现状来看,日常经营中零打碎敲来的业务,大多数似捡来的“皮夹子”,捡到了算是运气好,捡不到也不碍事。重要的是,这一大批小钢贸商以诚信服务,维护好手中已有的用钢企业客户群体。
  这里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有的小型钢贸企业,只要掌握一、两家被人们称为“关系户”的长效客户,就有可能凭借细水长流的业务之本,成为企业立足钢贸行业的长青树。任凭市场风浪乍起,有稳定牢固销售渠道作依靠,好似在一个避风港里稳坐钓鱼台。
  当然,在市场经济开放得还不充分的现在,通过关系做生意的商家,在总量上可能不是一个小数,但在钢铁资源绝对流通量上仅占有零头,永远也取代不了行业的主流。尽管如此,他们的存在却是客观的现实。由于交易双方基础是相互信任,因此又可能是当今最不容易淘汰出局的企业群体之一。
  综上所述,钢贸企业已经迈开了转型升级的脚步,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阵势,但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朝前行进着。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