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难懂的物流术语

在物流系统设计和运作中,我们常常被一些名词所困扰。本文就选择几个典型的名词,就其具体含义进行简要的辨析。有不对处,望大家指正。

  一、直通(Flow Through)、直配(Direct Account)、交叉转运(Cross Docking)

  我们现在熟知的商品零售配送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640.webp (8).jpg

  在实际零售物流过程中,一般存在3种角色:供应商、配送中心、零售店。典型的过程就是产品生产供应商将商品送达配送中心,然后由配送中心再将商品配送到各个门店。

  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总会表现出会多种多样的形态,因此也就涌现出众多与之对应的名词。

  一种典型的情况是:在配送环节上,直接由厂家配送到门店是一种常见的情形。以前的单店模式尤其如此。这就诞生了“直送”这个词,有时也叫“直配”。早期这种模式非常盛行,有些门店也无需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但商品的丰富性和配送频率就很难保障。

  在以前的运输模式中,尤其是火车运输模式中,为了减少对场站面积和人员的需求,有一种特别有效的配送模式,是将火车上的货物直接卸货到汽车上,再送到各门店(或其它地方)。为此,还专门修建了汽车接驳的站台。这就是“交叉转运”的最初形式。美国的亚马逊公司将其原理应用到配送中心,送货车辆达到卸货后,直接装车到负责发货配送的车辆,并形象地称这种业务为“X-DOCKING”,或”CROSS-DOCKING”。这一模式省略了仓库储存和拣选两个步骤,无论是效率还是效益都有很大提升,因此也广受欢迎。

  “直通”最早是软件公司infor在其手册中使用的名词。名字叫FLOW THROUGH,是一种独特的业务形式。其业务逻辑是货物从厂家(供应商)直送门店,这与“直配”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其信息流还是要经过“配送中心”的。但这一模式并非适应于所有商品和所有门店类型,仅对有些大宗快消品和大卖场比较合适。很明显,这一模式有效减少了对仓库面积的需求,同时提升了效率。对厂家而言,当然会增加一些麻烦。

  二、载荷(Load)、平均载荷(Average Load)、集中载荷(Concentrated Load)

  载荷(Load)这个词,似乎很好理解,又似乎不好理解。百度的解释是这样的:荷载,习惯上指施加在工程结构上使工程结构或构件产生效应的各种直接作用,常见的有:结构自重、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屋面积灰荷载、车辆荷载、吊车荷载、设备动力荷载以及风、雪、裹冰、波浪等自然荷载。

  在物流系统中,载荷主要考虑货物单元的重量,设备自重(包括叉车、AGV、输送机、堆垛机、货架、平台、提升机、机械手等),以及关联的辅助设施的重量,如消防管道、照明器材等。此外,还包括风、雪、雨水荷载,以及地震荷载等。

640.webp (8).jpg

  载荷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在很多地方需要考虑。如基础、楼板的承载能力,货架、平台的承载能力,输送设备、堆垛机、提升机的承载能力等。与此相关的建筑结构、货架、平台、以及设备等的设计参数,均应经过严格的力学分析,包括有限元分析,才能确定。

  平均荷载:对建筑物来说,楼面或基础的平均荷载是假设将全部荷载均匀地分布在整个面积上的荷载值,单位一般为kg/m2或ton/m2。如立体库货架区平均荷载,就是将货架及其它设备自重(如堆垛机、输送机、轨道等)与货物重量之和除以货架区面积得来。平均荷载对于建筑的基础设计非常重要,甚至影响到基础的结构型式选择。

  集中荷载:实际上的载荷大多不是均匀分布的,尤其是有设备的地方,荷载相对集中。如货架的立柱支脚,房屋柱子基座,堆垛机、码垛机、叉车等设备的支点等,其荷载都比较集中,也比较大。相对于平均荷载来说,集中荷载对于建筑的梁、板设计至关重要。对集中荷载的处理,一般是局部加强,或作用在梁上。

  人们常常分不清集中荷载和平均荷载的作用机理和对设计的影响,因此常常可能望文生义,导致错误的设计产生。如楼面承载能力问题就是一个典型,其中平均荷载主要是对土建的梁柱及桩基设计产生影响,集中荷载主要会对楼板的设计产生影响。例如,楼面设计平均荷载为1000kg/m2,并不能表示叉车不能在其上行走,叉车是否可以作业,还要考虑集中荷载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

  静荷载(Dead/Static load):静荷载是指不随时间变化的荷载。如楼板、货架等。有意思的是,在力学分析时,货物荷载常常被定义为静荷载,但实际上,货物的位置及数量均随时间变化,应该不在静荷载的范畴。

  动荷载(Dynamic load):动荷载是指随时间而变化的荷载。动荷载包括震动荷载,冲击荷载,如物流系统中的堆垛机、叉车、AGV荷载等。此外还包括机器设备振动荷载,地震力,风荷载等。

  顺便说一下托盘的承载能力,普通川字底托盘,有一个静荷载能力和动荷载能力的概念,与上面的静荷载和动荷载的概念是不同的。通俗来讲,静荷载能力是指托盘平置地面时可承受货物重量的能力,而动荷载能力则是指托盘要求被搬运,或被置于货架上时,其基本承载能力。两者相差是非常大的。

  三、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地震加速度

  ⊙ 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描述地震强弱的一种方法,单位是“里氏”,用字母M表示。地震时释放能量越大,地震震级也越大。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即1000的开方值。

  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列表如下:

640.webp (8).jpg

  ⊙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影响一地地震烈度的五要素是: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建筑物。

  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数值,烈度则随地区变化而变化的。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8度,北京市烈度为6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4~5度了。

  每个国家对于地震烈度的描述并不完全一样,比如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均采用12级烈度,日本却采用8级烈度,这是需要注意的。中国在1980年颁布了12级地震烈度表,如下所示:

640.webp (8).jpg

  ⊙ 地震加速度

  很显然,用地震烈度来判断地震影响大小是比较粗略的,也是不准确的。一般认为地震引起的破坏是地震惯性的力量造成的,而这种力量又决定于地面加速度。这样就给烈度的每一等级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峰值。结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约增加一倍。后来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还有地面速度峰值。中国现行的烈度表已经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两项物理量数据,这样,在计算中就有据可查。

  关于《抗震规范中》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的区别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指的是建设部1992年颁发的建标[1992]419号《关于统一抗震设计规范地面运动加速度设计取值的通知》规定的加速度值。

  关于地震加速度的取值原则,比较复杂。本文不做详述。为了方便设计,下表直接列出了在抗震设计中加速度的取值要求。

  ★ A.0.1 首都和直辖市

  1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

  北京(除昌平门头沟外的 11 个市辖区)、平谷、大兴、延庆、宁河、汉沽。

  2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

  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天津(除汉沽、大港外的 12 个市辖区)、蓟县、宝坻、静海

  ★ A.0.20 四川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不低于9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不小于 0.40g:

  第一组:康定、西昌

  2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30g:

  第一组:冕宁

  3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

  第一组:松潘、道孚、泸定、甘孜、炉霍、石棉、喜德、普格、宁南、德昌、理塘

  第二组:九寨沟

  4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

  第一组:宝兴、茂县、巴塘、德格、马边、雷波

  第二组:越西、雅江、九龙、平武、木里、盐源、会东、新龙

  第三组:天全、荥经、汉源、昭觉、布拖、丹巴、芦山、甘洛

  5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

  第一组:成都(除龙泉驿清白江的 5 个市辖区)、乐山(除金口河外的 3 个市辖区)、自贡(4 个市辖区)、宜宾、宜宾县、北川、安县、绵竹、汶川、都江堰、双流、新津、青神、峨边、沐川、屏山、理县、得荣、新都

  第二组:攀枝花(3 个市辖区)、江油、什邡、彭州、郫县、温江、大邑、崇州、邛崃、蒲江、彭山、丹棱、眉山、洪雅、夹江、峨嵋山、若尔盖、色达、壤塘、马尔康、石渠、白玉、金川、黑水、盐边、米易、乡城、稻城、金口河、朝天区

  第三组:青川、雅安、名山、美姑、金阳、小金、会理

  6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

  第一组:泸州(3 个市辖区)、内江(2 个市辖区)、德阳、宣汉、达州、达县、大竹、邻水、渠县、广安、华蓥、隆昌、富顺、泸县、南溪、江安、长宁、高县、珙县、兴文、叙永、古蔺、金堂、广汉、简阳、资阳、仁寿、资中、犍为、荣县、威远、南江、通江、万源、巴中、苍溪、阆中、仪陇、西充、南部、盐亭、三台、射洪、大英、乐至、旺苍、龙泉驿、清白江

  第二组:绵阳(2 个市辖区)、梓潼、中江、阿坝、筠连、井研

  第三组:广元(除朝天区外的 2 个市辖区)、剑阁、罗江、红原

  备注:本文内容部分系参照网络有关内容整理而来,特此说明。

TAG: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