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滞后对于物流信息化的制约表现

标准化滞后对于物流信息化的制约表现在很多方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企业层的信息化标准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开发工具不规范,缺乏标准体系的指导
 标准化滞后对于物流信息化的制约表现在很多方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企业层的信息化标准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开发工具不规范,缺乏标准体系的指导,开发商的投资多属于低水平的重复,市场做不大,客户也不敢用,导致企业信息化成本过高,进展缓慢。
    二是行业层的信息化标准问题。例如由于电子单证格式和认证标准不统一,企业之间的信息无法有效地沟通,需要反复地转化、认证,费用高、效率低,还很不安全;三是社会层的基础信息化标准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样的社会层标准也往往是国际标准。例如由于基础标准的滞后,商品编码、无线通讯频率不统一,像RFID这样的先进技术难以很快应用推广。
    2004年,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了物流标准化是一项基础性建设要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范畴。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和国信办等政府有关机构都在“十一五”规划中加大了物流信息标准化的内容。
    国内钢铁企业要全面做好供应链物流管理还任重而道远,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必然会大有裨益
    供应链物流管理须从三方面入手
    按照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战略思想,对于国内钢铁企业来讲,强化供应链物流管理,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打造全球性的物流供应链,多角度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化经营,拓宽企业的原料供给和产品外销渠道。
    二是建立相对稳定的国内物流供应链,并加强企业进厂物流、厂内物流、出厂物流的运输调度管理,优化企业内部的物流业务流程,并充分利用物流信息系统,提高物流运输的计划性和可控性。
    三是强化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建立企业内部的物料循环系统,充分利用回收物流、退货物流、废弃物流等反向物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确定以上物流管理思路后,企业还必须通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手段,把物流各作业环节的实时执行与企业管理系统相结合。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利用移动计算技术对物流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对物流信息实时传输,以及物流的在线管理与实时追踪等环节统一考虑,协同运作,追求物流系统的实时管理与执行。
    这种实时物流管理体现在企业的完整实时业务集成系统之中,它不仅仅是涉及企业本身的系统,而且通过企业的供需链而与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用户与批发商及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相联系,是一个有硬件作业系统与软件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复杂系统。
    需要物流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支持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供应链物流管理同样依靠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撑,但是由于物流信息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的进程。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