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物流的未来属于谁?

在中国,物流的未来属于谁?是属于EXEL、BAX、UPS、FEDEX、DHL、TNT、TOYOTA LOGISTICS等跨国企业还是属于本土的中字头企业中远、中海、中外运、中储或者是属于中国的草根民营企业大田、宝
  在中国,物流的未来属于谁?是属于EXEL、BAX、UPS、FEDEX、DHL、TNT、TOYOTA LOGISTICS等跨国企业还是属于本土的中字头企业中远、中海、中外运、中储或者是属于中国的草根民营企业大田、宝供、宅急送等?

或许这么来说,比较笼统,因为物流业又细分为不同的行业。但抛弃这些行业的因素,而专注于一个物流业和三种不同的企业类型:跨国物流企业、本土中字头物流企业、本土民营物流企业,则比较清晰一些。

以前有过一段时间,我是以为跨国物流企业进来以后,将迅速占领市场,然后排挤掉本土企业,最后在中国完成他们的霸业。现在我的看法是他们进来以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在市场份额方面比较领先,这基于他们的技术优势、资金优势、网络优势、既有客户优势等,但从比较长的时间来看,他们在中国的前景并不看好:物流是一个侧重于成本控制的行业,如何帮客户降低成本将是物流企业的首要考虑,而在服务水准方面并不是如我们从物流教科书上所要求的那么高,在成本与服务的权衡中,企业永远是侧重于成本控制,服务只要在一定水平上即可,也就是说对成本的要求永无止境,而对服务的要求是适可而止。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跨国物流企业,是实行的高薪水高福利,或者是员工与高管全部高薪,或者是员工低薪但高管的月薪要抵得上几个员工的年薪,这是违背一个物流企业的生存之道的,即自营成本太高,如果把这样的成本转嫁到客户身上,除非客户是那种本土化不是很好的企业,而如果本土化到了一定程度,肯定会拒绝这样的高成本的。从我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市场调研来看,即便是MOTO这样的客户,因为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落地那个初级阶段,现在的物流经理与采购经理都是大陆人,在采购物流服务方面已经很成熟了,对成本的控制比较严格,虽然目前在全球采购与分拨方面,还在使用YCH的服务,但是对于YCH的高价格,已经是大有意见了,在这时候,如果有一家本土的企业,以比较低的价格提供合适的服务,完全可以拿到MOTO的业务:7*24小时作业,每小时配送N个大柜到MOTO工厂,库存在10000个P左右

下面说一下本土的国营企业和草根企业。

中国的国营物流企业,普遍的优势是先天比较好,比如中储,有大量的位置优良的土地和仓库,最大的缺点是物流技术差,管理差,人员素质和管理人素质待提高。而草根企业,大部分属于白手起家的那种,比如大田,王老板从一无所有的交通警察到现在身价数亿,自然是很辛苦,也很有发展势头,但不幸的是,大田在跟FEDEX合作的过程中,别的没学到,先把那一套贵族物流给学到了,聘了一批来自国内国外的高管,给了一大把的薪水,全集团员工不过几千,光总经理就有好几百。

其实无论中国的国营企业也好,草根企业也好,都具备了与跨国物流企业抗衡的特质: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克隆能力是其他任何一个民族所没有的,中国人的吃苦能力也比较好,这样,在讲究成本制胜的物流行业,只要奋起直追,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在我看来,物流或者物流技术,并不是一个多么高深的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所谓物流,就是一种管理,对货物的管理,对自身员工的管理,对物流节点的管理,对运输通路的管理。而这种管理,并不是很难学。而其他跨国公司的优势,如资金优势、网络优势、既有客户优势,其实都不是大问题。在资金方面,中国目前因没有好项目而无法投资的资金多得惊人,在我们的客户里面,不断有人跟我们提他们有1亿美金、5亿人民币无处投资,可以这么说,只要你的项目好,钱绝对不是问题,就拿这次我们跟北京一家企业的合作来说,他们说需要2000万,这完全是小意思了。在网络方面,这个也没有问题,中邮的网络应该是中国的物流企业里最强的,甚至一个小乡镇,都有他们的营业点。在既有客户方面,可
能是这样的,比如BAX在国外是为MOTO提供空运服务的,EXEL在国外是为NOKIA提供物流服务的,所以到了中国,也可能因为国外的介绍而合作。但这只是暂时的。未来如何发展,还很难说,即便站在全球供应链采购与分拨的角度来讲,他也不能不考虑成本问题。我们都知道,未来生产型企业的竞争,主要就是供应链的竞争,当然也包括为供应链提供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就拿世界三大手机巨头来说,MOTO使用YCH,NOKIA使用EXEL,三星使用中国本土的红衣物流,在成本的考量上,肯定是三星的得利最大,优势最明显,因为红衣物流的价格不可能与YCH或者EXEL相提并论。#p#分页标题#e#

所以,我的看法就是中国的国营物流企业与草根物流企业,在与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中都有机会,关键是如何把握、如何发展的问题。

注:本站所转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