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现代物流报 渡危寻机 寒冬取暖 浅析物流企业如何开拓市场 □ 河南工业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 孙宏岭 教授 编者按: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影响和冲击还在向
转自:现代物流报
渡危寻机 寒冬取暖
——浅析物流企业如何开拓市场
□ 河南工业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 孙宏岭 教授
编者按:目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影响和冲击还在向纵深发展,这些影响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物流企业如何渡过寒冬,寻找商机,如何完成战略转型,是我们都很关心的问题。近日,河南工业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孙宏岭教授赴新乡运输集团公司授课,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世界范围的经济动荡,我国经济也受到较大冲击。国外需求减弱,进出口贸易减少,物流行业作为整个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其他行业的依赖度较高,因此也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物流业的影响
随着产品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的萧条,物流行业也进入了“寒冬”时期,物流的基本要素发生较大的变化,流量大幅度减少,流向开始出现混乱。物流行业比较容易受到其他行业的影响,各个行业商流较冷、交易额下降,流量自然减少。金融危机迫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及布局调整,这种调整将带来物品供应地和接收地的变化,进而导致物品流向的变化。
(一)国际物流企业业务量大幅度减少
目前,国际物流企业受影响最为严重,外贸依存度在60%以上的地区受危机影响较大,而外贸依存度45%以下的企业和地区受冲击较小。但这种趋势正在从外贸相关行业向产业链上游传导,预计今年第三季度会在整个物流行业显现出来。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连续几个月港口吞吐量增幅持续下降,煤、焦炭、原油、钢材等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均出现明显的向下拐点。随着国际贸易的萎缩,去年上半年红红火火的航运业务也急转直下,天津港保税物流园区内已经有两三家物流企业倒闭,整个园区开工企业不到10家。即便是开工的物流企业业务量也不饱和,一旦有发货消息,全国各港口的物流企业都来竞争。虽然我国政府11月份调高了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但由于海外需求市场不景气、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导致进出口贸易仍处低迷状态。由于货物运量减少,港口停泊的船只减少,港口收入也相应减少。
(二)国内物流企业的网络亟待优化
大型物流企业原有的国际物流业务减少,必将依赖于其先进的物流设施与设备、先进的管理水平开拓国内市场,国内物流市场将重新洗牌,固有的物流系统及网络体系需要调整及优化,物流网络的布局及节点的辐射都要发生变化。
在国家4万亿元拉动经济,扩大内需的投资中,有1.8万亿元将用于同物流相关的产业,物流通道将发生变化,也需要网络体系优化。例如客运专用线开通,铁路运输紧张局面将得到缓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不断加大,也将大幅度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及效益。
由于金融危机,经济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加上我国承诺在WTO中开放服务业,外企进入我国市场后,将凭借先进的设施、设备及管理技术,抢占市场份额,这也需国内企业尽快优化网络体系,以应对冲击。
(三)公路运输“无货可运”
国家发改委2008年11月7日发布的全国前三季度物流行业运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物流企业经营成本同比增加36%,超过4成的物流企业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企业甚至亏损。成都某物流企业2008年9月份上游客户订单锐减20%。去年8月份全国公路运输货运周转量比去年同期回落2.8个百分点,同时物流产业8月份全社会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减少8.9%,连续两个月呈下降态势。奥运前北京到成都公路运费约为650元/吨,现在降到550元/吨左右,还担心接不到单子。全国公路运输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的增速曲线从去年8月份开始划出了一条快速下滑线。这些情况都说明,物流企业的业务量正在迅速萎缩。
二、中国物流企业如
何应对经济“寒冬”
全球经济对我国物流业已经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一是业务量下降;二是资金压力大;三是投资减少;四是不良影响还在扩散。那么,物流企业如何应对这场经济“寒冬”呢?
(一)广阔腹地,庞大消费群体
虽然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但是我们不可忽视两点:一是中国的经济只是增长速度减慢,并没有出现衰退,这同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有着本质区别。二是中国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庞大的消费群体,大量待开发的欠发达地区,这是经济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由于我国采取积极的扩大内需等措施,物流外包市场的增幅还有可能保持在20%左右。#p#分页标题#e#
(二)“抱团”过“冬”
物流市场激烈竞争,整个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这为资源重组创造了条件。一些有实力、运作规范、有创新的物流企业将在新的一轮竞争中优先获得较快的发展。因此,这次危机对于部分规模大、实力强、服务质量好的物流企业,是一个做大做强的好机会。而一大批中小型物流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则可以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抱团”过“冬”。
同时,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增强服务创新能力,将服务向供应链两端延伸,与客户结成风险与利益共担的战略合作伙伴。不断强化行业协会职能,为行业安全献计献策,争取利好的物流政策。
(三)资本不代表实力,稳健不代表保守
“寒冬”来了,人心不能乱;危机来了,思想不能乱。面对流量减少,流向混乱,是积极、主动应对还是消极、被动的等待,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中国的物流企业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作为物流企业,首先,要有科学的明确的战略思维,正确审视和判断自身能力,有思路、有战略、有前瞻性,才具有驾驭复杂市场的能力和措施。资本不代表实力,稳健不代表保守。其次,要及时抓住我国拉动内需的机会,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树立优质服务意识、诚信和道德意识,传承和创新意识。
“寒冬”虽然来了,春天还很远,物流企业要立足长远,稳住队伍,找准服务对象。一方面蓄势,实施严格的成本控制,以管理创效益;另一方面重视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保证自己的资金链不出问题,更要确保客户的资金链条的安全。
(四)正确定位:悲观不得,乐观不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经济的“寒冬”有短期因素存在,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其中有美国金融危机的因素,也有中国经济自身的因素;有宏观经济的问题,也有区域经济的问题。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越来越密切,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于中国物流行业来说,本来第三方物流先于和快于企业物流的发展,基础不牢,供应链未形成,功能单一,信息不畅,更不可能独善其身。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中有一个骨牌就是物流行业,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物流行业,不可乐观。当然,国际物流企业因同世界经济的结合度高而受冲击最厉害,但是在中央提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三大方针对内陆物流企业的冲击起到减缓作用,不能没有“抗寒”准备。一个企业不可能总是夏天,秋天要准备好过冬的粮草。作为物流企业,为了迎接“寒冬”,要调整好心态,调整好战略与策略,布局好市场。一旦经济进入下滑的轨道,不管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制动,惯性是难免的。
(五)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最近外资物流企业已经完成了对国内多家知名民营企业的收购,很多比较优秀的民营物流企业正在加紧与外资谈判。包括快递、综合性物流企业,未来几年中国物流三足鼎立的态势会出现消极的变化。尽管当前我们面临危机,但是正如温总理所说,在经济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基于物流业基础设施的前期投入较大,具备良好硬件环境,只要企业发展信心充足,认识较为客观,对于推动物流业大发展,大繁荣将极为有利。经济“寒冬”对物流业是挑战又是机遇,冲击不可避免,整合和升级也是必要的。
在国家4万亿元保增长扩内需的投资中,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1.8万亿元,占45%。另外,三农与生态环境占26%,灾后重建占25%,将有2万亿元的投资可用来拉动物流流量的增加。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据铁道部发展计划司杨忠民司长介绍:铁路货运装车满足率不足35%,客运每天约有100万坐席的缺口。2009年投入6000亿元,能够拉动GDP1.5%。交通部2009年、2010年投资2万亿元用于公路、机场基础设施建设。路宽了,道顺了,物流业大发展的时机到来了。
三、寻找商机,开拓市场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务院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初步估算投资总额将达到4万亿元,这对目前处于困境中的物流业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但是,宏观政策的效果需要时间消化,只有制造业和商品贸易回升,物流业才能恢复生机。然而物流业不能坐待“暖春”的到来。
(一)发展逆向物流,促进内需消费
所谓逆向物流是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而引发的物流活动,它包括:回收物流及废弃物物流。#p#分页标题#e#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8年1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加的政策措施,并分别出台了7项措施。其中在促进城市日用品消费升级换代中提到:规范并大力发展旧货市场,加快不同收入群体联动消费。鼓励生产和零售企业开展 “收旧售新”、“以旧换新”,带动新产品销售和资源节约。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商机就是逆向物流,如果由生产和零售企业来承担将因社会分工不合理而造成窝工浪费,必须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零售企业三者联合共同搭建和完善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能力的人们间的消费流通网络体系。
(二)健全和完善农村物流市场
中国农村有8亿人口,2.1亿多个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67.6%。同城市市场相比,农村市场潜力巨大,仅以县乡为主的中国家电市场容量有望达到2300多亿元。交通部曾推行“村村通”工程,乡村道路正在逐渐改善;商务部正在推行“万村千乡”工程,农村超市及配送中心建设给予相应补贴;2007年12月财政部、商务部在山东、河南和四川三省启动“家电下乡”试点工程,政府对购买家电的农民补贴13%,相当于家电降价13%。2008年12月1日起,二期将正式扩容推广至全国12个省,涵盖全国60%的农村市场。农村物流市场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程。同时由于农村物流市场体系的问题,使得商品流通路径长,增加物流费用及不必要的涨价环节。
农村物流重点应开拓以下市场:
1.生鲜农产品物流市场;
2.家电物流市场;
3.农村超市物流市场;
4.农资供应物流市场。
(三)物流企业与批发企业一体化运营
纵观经济发达国家,随着物流业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批发业正在逐步“变身”。有的利用其分销渠道变为连锁经营企业,有的在自身客户关系的基础上转为物流中心或配送中心,保留下来的批发业逐渐变为以期货、电子商务为主业的市场,以及商流与物流融为一体的商物一体化批发业态等现代化流通经营模式,而集贸市场类的低档次批发企业在萎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形成了以农副产品、日用百货、生产资料等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的、门类齐全的批发市场体系,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在各级政府的保护和推动下,起到了市场经济的启动器和生长点的作用。但是,目前国内大型购物中心、大型超市、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实力越来越强,因经营手段和服务方式等方面同商贸批发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合而形成竞争态势,特别是大型零售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实行全国联采进货,加之第三方物流企业功能和服务的不断完善,迫使传统的批发业身陷困境。
当前,批发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我国商品流通的一种主流模式,但迫切的问题是它们如何才能适宜现代化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并同连锁经营、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相融合,进而取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适应 “寒冬”,主动同批发业相融合,通过联合或联盟等形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一体化运作,尤其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不仅要同业 “抱团”过 “冬”,而且还要同批发业等上、下游企业 “抱团”越 “冬”。
(四)大力推进工业及零售企业,挖掘第三利润源泉
作为工业企业和零售企业,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最有效措施是将原料供应物流、产品分销物流等分包给第三方物流或自营物流子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这大好机遇向工业企业和零售企业宣传推广自己的同时宣传推广物流理念,共同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特别是中小型零售企业,一般都地处黄金地带,要有一定的建筑面积用作库存,而且自行采购提货方式增加了运输车辆及采购成本。建设商业配送中心,采用共同配送或一体化配送,减少交通堵塞,环境污染,降低物流成本,增加销售营业面积。
(五)开拓流通加工增值市场
1.果蔬类流通加工
增加品种,适宜消费多样化,减少厨房劳动时间,增加附加值。
2.建材流通加工
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工效,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增加附加值。
3.肉、奶、蛋及水产品的流通加工
四、物流企业发展战略
(一)向第三方物流转型
1.完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p#分页标题#e#
2.形成自己的物流网络体系;
3.提高物流效率;
4.建设物流信息平台。
(二)联合舰队及供应链管理
美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讲过,进入21世纪,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寒冬”到来,广东及江浙地区的制造业如此脆弱,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市场已经不是产品竞争时代,而是进入到供应链竞争时代。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供应物流、产品制造、订单处理、分销物流及终端销售等环节中,应该形成一条完整的供应链,而产品制造是所有环节中利润较低的环节。
有人认为:中小型企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没有竞争能力,刚好 “寒冬”来了,应该淘汰掉。试想中小型企业占全国企业的比例超过90%,即便部分被淘汰,中国的经济、中国就业将是什么样的情景。而且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是由众多中小型企业支撑起来的,现在到了 “以大欺小,以强挤弱”的年代了吗?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了中小型企业法,以法制来保护中小型企业,后来通过资源整合、协作分包形成 “联合舰队”及供应链,为20世纪90年代实施供应链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妨我们也学习日本成功的经验,不仅仅是打造 “航母”型企业,还应该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形成 “联合舰队”,为供应链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三)退市进郊、物流集聚、拉动内需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传统的物流企业被城市建筑所包围,不仅仅造成车辆拥挤、污染环境与城市建筑不协调,而且也制约物流企业的发展空间。让市内物流企业及物流设施逐步退出市区,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集聚到郊区的物流园区,不但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还解决了物流企业的发展空间。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投资中只需拿出一点分给物流企业,便能实现退市进郊建设 。当然大量资金投入修桥铺路固然重要,但是有一点不可忽视,路和桥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物流所用,路和桥能扩大内需,物流设施的建设也是扩大内需的举措,应对 “寒冬”的措施。
综合以上分析,在当今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物流业者侥幸不得,悲观不得,轻视不得,害怕不得。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中,中国人没有怕而是沉着应对,如今,金融危机的 “寒冬”来了,中国物流业者也不能怕,而是要勇于面对“寒冬”,主动适应“寒冬”,平安渡过 “寒冬”,努力抓住机遇,扩大市场份额,开拓新的市场,方为上善之举。